Himalaya

2013年3月7日 星期四

止觀研究與實習_20130303

止觀研究與實習」筆記

2013年歲次癸巳年33日於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參加由  釋清如法師帶領指導的「止觀研究與實習」課程。此課程是法光「佛學成人教育」2013春季課程的一科目,開課期間由201331日至615日,共15週。
止觀是我第一次接觸的法,陌生而没有概念。為學習及紀錄需要,爰嘗試整理上課內容及心得。

第一堂  2013-03-03

1.    空空而來,没有準備筆記。盡力回憶所及留存紀錄
2.    4樓教室座位坐滿,初估有25位學生左右。依師生互動情形猜測大部份為舊生,然平均年齡可能在65歲以上。
3.    法師遲到。帶來幾箱書籍分發給學生如下:

書目
發行人/譯者
出版者/流通處
出版日期
ISBN
修四念住是中國佛教的希望(玅境長老主講)1

法心襌苑
聞思佛學圖書館


長部經典【2
江錬百
沙門芝峯
慈善精舍
2010-07
日譯本
南傳早晚課誦(中巴合刊)【3

慈善精舍
2011-04

南傳佛教在家居士須知之一
歸依、受戒、持戒與佈施修福篇4
Bhikkhu Santagavesaka
覓寂比庫
慈善精舍
2011-01

巴利課誦【5
編者:智行尊者(Bhante U Nyanacara)、觀淨尊者(Bhante U Sopaka
譯者:瑪欣德尊者(Bhante U Mahinda
臺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2012-06 第一版
978-986-88212-1-7(平裝)
佛弟子早晚課誦【6

慈善精舍
2011-10

襌修法集【7

花蓮藥師共修會

長部22

4.    法師希望護持法寶,給贈書者適當工本費,因此率先出1,000元引玉,學生則各自隨喜,自己出1,000元。
5.    止和觀是二種不同觀念。止為收歛型專注,修止可在當下得輕安自在,出定後可能回復五蘊世間。觀為發散型觀照,智慧可證涅槃。
6.    五根(眼、耳、鼻、舌、身)為身(色)。意根為心(名)。五根為清淨色,為細色,其對應的境(或)為色、聲、香、味、觸五境;意根是精神的泉源,可依五處發五識,見五塵,可依意處發意識,知受、想、行,遍知過去未來,假實等一切法。
7.    根與境和合時,如有作意,即會發為了別的認識,引發觸。而作意為心的警動、反應而起的作用,在根取境相時,心中有熟習的觀念起來與境相印合,如此,由根境感發反應而起憶念與境相印合,這才成為認識。根境識三事和合即觸。
8.    意識對外了別五塵時,即前五識;意與根身相應而生起的覺了和前述觸對外境起五識等構成從意起身識;意識又向內執取根身,執取身心自體,即為從意生(細)意識,即一般所說的阿陀那識。此(細)意識為有取識,即與極細微的我見、我愛、我慢相應的染識。
9.    釋尊菩提樹下體悟佛法,圓滿正覺,非經由閱讀經典得道。因此體證佛法是很重要的,非只有閱讀經藏才重要。解行同修才是適當的。
10. 釋尊由其一生過程揭示七苦:本身的身苦:生、老、病、死;由見農作傷蟲,引出怨憎會;由出生不久其母即辭世,引出愛別離;在求道過程上,歷定樂、苦行仍不得其道,引出求不得。
11. 四念處或四念住為聚焦在身、受、心、法四標的的觀照法門。
12. 受為五蘊之一,為領略境界而受納於心的,是有情的情緒作用。為所識。受也是六識聚所有心所中的一項,它和想、思與識觸俱生。不論為五識的感性知識或意識的理性知識,都必會引起受、想、思來。
13. 心是種種之義,為集。六識認識取之於外,同時留下所認識的印象於內,即為心。識攀緣的愈多,內存的心象也愈多,所以說種種滋長。此為心的特殊含義,為精神界的統一。
14. 識,從認識境界-內境、外境說。識由何來,由身心交感的-心理源泉的意處而來。識生了又如何?識生後剎那即滅,留影象而充實內心,心是種種的積集與統一。心與意,為內心的兩種特性:一是六識所引生的,一是六識所從生的,流出又流回
15. 識多對境界說,意多對根身說,心多對心所說。
16. 依大念住經【7】:「諸比丘!這一條道路,為諸有情的清淨,為諸悲傷及諸啼哭的超越,為諸苦憂的消滅,為真理的獲得,為涅槃的作證,就是四念住」。「哪四種?在這裡,諸比丘!比丘在身隨觀身,熱心、正知、具念,引離在世間的貪、憂;在諸感受隨觀諸感受,熱心、正知、具念,引離在世間的貪、憂;在心隨觀心,熱心、正知、具念,引離在世間的貪、憂;在諸法隨觀諸法,熱心、正知、具念,引離在世間的貪、憂。」世間即根身。
17. 禪修時,要如理作意,不執著起境。專注於腹部一呼一吸過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