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malaya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印度佛教史概說C12

笈多王朝分裂後的佛教
  1. 五世紀末,西北印度因嚈噠人(Ephtalites,又稱白匈奴人)入侵,經都拉瑪那(Toramana)、彌希拉古羅(Mihiragula)兩代的活躍,乃使笈多王朝(創於西元320年)趨於衰亡。彌希拉古羅在迦濕彌羅地方迫害佛教,致有部一時滅亡,此破佛行動成為佛教「末法思想」興起的原因。
  2. 笈多朝亡後,印度再次陷入分裂狀態直到回教徒入侵為止。其中只有戒日王(Harsavardhana)一時的統一(西元606~646年)。在此期間,社會情況和政治分裂相反,在婆羅門的權威下進行等質化,使印度教日漸發達普及,北印度盛行濕婆派,南印度盛行毘瑟笯派。而佛教則以那爛陀為根據地,透過瑜伽行、中觀兩派的論爭而發展教學。有部、經量部等有力教派雖猶存在,但大勢已為密教取得。
  3. 如來藏思想由【寶性論】加以有組織的論述,【寶性論】的作者是堅慧(Saramati),此釋論卻引用唯識名著【大乘莊嚴經論】(彌勒作),多用唯識說用語,只差沒言及阿賴耶識而已。因此推斷如來藏思想的組織化可能由瑜伽行派所推展。
  4. 之後,在五世紀初頃出現【楞伽經】(Lankavatara,又稱【入楞伽】,漢譯年代西元443年),已企圖將如來藏和阿賴耶識視為同一而融合。另一和【楞伽經】相似論點的著作是【大乘起信論】。此論和其他部份唯識學書譯者雖都是瑜伽行派,但卻特別重視如來藏,從另一角度觀之,如來藏思想已失去獨立性而為唯識說吸納了
  5. 世親之後,唯識說蔚為五、六世紀間那爛陀學問主流。論師輩出,旋即二派分立,一為無相唯識派(Nirakaravijnanavadin)-以德慧(Gunamati)、安慧(Sthiramati,西元470~550年)為代表;一為有相唯識派(Sakaravijnanavadin)-繼承於陳那(Dignaga,西元420~500年)、無性(Asvabhava)系統。
  6. 無相唯識派著重勝義諦立場,否定阿賴耶識究極的實在性,近於古說。安慧致力於闡述世親所作唯識學說和【俱舍論】,並為【中論】寫註釋,其作【三十頌釋論】為此派代表作之一。
  7. 有相唯識派立於理世俗立場而主張阿賴耶識的實有,解說八識或心的屬性之獨立性。集大成者為護法(Dharmapala,西元530~561年),他註釋【三十頌】的著作【成唯識論】,由其弟子戒賢(Silabhadra,西元529~645年)之後-玄奘傳至中國,成為法相宗的基礎。此派主張為新說,為有部傾向的再現,也可視為瑜伽行派的歸結。護法之後,此派成為瑜伽行派主流。
  8. 六世紀初,中觀派(Madhyamika)出,以龍樹的【中論】為根本聖典,強調空思想以抗瑜伽行派。先驅者為佛護(Buddhapalita,西元470~540年)和清辨(Bhavaviveka,西元490~570年)。
  9. 佛護強調龍樹的相對論法,沒有特立自派的主張,其系統被稱為必過性空派(Prasangika,具緣派);清辨則主張自立一派以抗唯識說,撰有註釋【中論】的【般若燈論】,並作【中觀心頌(Madhyamakahrdaya)】及其註釋【中觀心論思擇焰(Tarkajvala)】以大肆攻擊唯識說,其流派因其論證法而被稱為自立派(Svatantrika,自依派)。二派相爭。
  10. 必過性空派後有月稱(Candrakirti,西元600~650年)出,撰【中論】之註【明句論】(Prasannapada)與【入中論】(Madhyamakavatara)等書,使此派略佔上風。
  11. 在各派爭論時代,論理方法獲得長足發展。最初大乘佛教以批判部派佛教為出發點,其所用論法就頗為發達。至龍樹用相對論法以部派和婆羅門教學的哲學諸派為對象以破外道諸說。基於論爭的需要,婆羅門教學內的論理研究發達形成以論理為專門的正理派(Nyaya)。在瑜伽行派方面,則有【瑜伽師地論】將論理說用因明(hetuvidya)加以闡述。無著的【大乘阿毘達磨集論・議論品】內曾應用正理派所立論證之五分(宗、因、喻、合、結)作法,【順中論】中則反駁數論派的因三相說。另世觀的【如實論】或【釋軌論】等對於論理學的發達也貢獻良多。
  12. 總結而確立佛教論理學的是陳那,著有【集量論】(Pramanasamuccaya)、【因明正理門論】等書。主張「量」(即認識根據),限於「現量」(即直接知覺)和「比量」(即推論)二種。又改良向來的五分作法為三支作法,即宗(主張命題)、因(理由概念)、喻(實例)三支。更依九句因,確立因的三相(理由概念的周延關係)。其學說名為新因明,以別於古因明。新因明也影響正理派,六世紀後半烏得越多加羅即曾採用因的三相說。此後正理派與佛教在論理學上的論爭與相互影響,延續到九世紀方止。
  13. 陳那後,商羯羅王(Sankarasvamin)著【因明入正理論】。七世紀中葉法稱(Dharmakirti)出,作【正理一滴論】(Nyayabindu)、【釋量論】(Pramanavarttika)等,其推論立有「根據因」與「經結果來判斷」兩種。
  14. 八世紀後,中觀、瑜伽二派皆失去創造力,同時急速衰敗。原因之一相傳是受到彌曼差學派的鳩摩利羅(Kumarila,八世紀前半)或吠檀多學派的商羯羅(八世紀後半)的佛教批判。
  15. 其間,陸續有寂護(Santaraksita)出,著【真性要集】(Tattvasamgraha)-諸哲學批判之書;寂天(Santideva)出,著【入菩提行論】(Bodhicaryavatara)、【大乘集菩薩學論】(Siksasamuccaya)、【諸經要集】(Sutrasamuccaya);師子賢(Haribhadra)出,著【般若釋現觀莊嚴光明】(Abhisamayalankaraloka)等。
  16. 【般若釋現觀莊嚴光明】是解釋彌勒的【現觀莊嚴論】著作,所說八階段現觀次第以解釋【八千頌般若】。如此依現觀次第理解【般若經】,是瑜伽行派的傳統方法。前述除寂天屬中觀派外,其餘皆持兩派中間傾向,有時稱為中觀瑜伽派,且他們同時也是密教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